时间:2020-10-21 来源: 黑龙江日报 作者:
工作人员在进行大数据分析
数据
截至9月末,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比省计划指标低2.13个百分点,比市自定指标低0.63个百分点
黑龙江日报10月12日讯 “企业将用工需求信息通过网格就业协理员实时更新后,平台会自动匹配符合其要求的劳动者。”今年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绥化市人社局就业创业科科长韩波一边操作,一边熟练地讲解着局里新建成的“劳动力人口就业统计分析平台”。
“全市劳动人口的信息与全社会的用工需求信息,这两类信息的实时化管理很重要。只有实时化,才能更精准地落实政策,所有的就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相比既往以“截至某时间点”为依据的工作方式,绥化市人社局局长王安世对这个全省独有的自建平台很是满意。
绥化通过全市11324个网格就业协理员,面对就业的供需两端,将各自网格内涉及就业的全部信息分解为多项动态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汇入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现已对全市城乡329万适龄劳动力人口完成了信息采集,累计录入总岗位数达426331个,录用新就业41483人。
自年初的“点对点”劳务输出,到4月启动的就业大集,再到7月里劳动力人口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的建设,尤其是随着就业统计分析平台这一大数据应用核心对整体工作架构的智能化完善,绥化市新创的这一套切实精准、高质有效的稳就业保就业模式,正在破解就业之难。
把现实中的网格 数据化
“我所在的网格现有几十户企业和六七百的劳动人口,他们的用工和就业状况有任何变化,比如系统中登记的失业人口已经转成就业了等等,只要掌握,随时就得更新,不是定期是随时!”1977年出生的刘丽娟,就是韩波所说的一名劳动就业网格协理员,她现在正负责着绥化市北林区先锋街道办卫东社区的劳动就业信息动态管理。
在整个绥化市,还有11323名同事和刘丽娟一样,在各自的网格里负责着就业统计分析平台最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信息更新与“初步核验”职能。
“平台的数据基础是公安人口信息,但全市329万适龄劳动力人口的信息完善与甄别、更新,实在是个天文数字级的工作量。劳动就业网格协理员的作用巨大。通过网格协理员的工作,我们不仅把现实的网格搬到了网络上、系统里,更重要的是还实现了就业相关信息的实时更新。”韩波说。
现实的工作中,绥化市人社局采取日调度的方式进行督促推进,建立每日数据核查机制,通过“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结合各相关统计报表,将已经录入的问题数据、疑点数据进行逐一核对,将无效信息全部删除错误信息核实修正,缺项信息补录完整,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把一时的数据 实时化
“以前开展就业工作时所采取的数据更新方式,在某一时间节点上是准确的,但只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意义,长远来看,一但过了这个时间节点,数据的意义就要打折”,扣。现在不同,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的运行让动态的数据是绝对实时的。”绥化市人社局局长王安世说。
就业意愿方面,目前,绥化市已经对全市城乡329万适龄劳动力人口(男16至60岁,女16至55岁)进行了“地毯式”排查,采集信息涵盖“身份信息、就业需求、职业技能、教育程度、就业意愿”等20多项内容。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调查统计人数达到319.55万人,采集率达到97.02%,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劳动力人口的全面覆盖。
岗位需求方面,绥化对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就业岗位情况进行了逐一调查,采集信息涵盖用人单位性质规模、现职工数、招聘人数、岗位名称、工资待遇等20多项内容。已累计调查采集录入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14.36万户,;实施项目694个,公益岗位用工单位2194个,地摊经济用工单位数910个,灵活就业用工单位6057个,累计采集录入总岗位数426331个,在岗人数383221人,空岗数27224个,当前有效拟招聘岗位241880个,录用新就业41483人。
通过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的加持,就业意愿与岗位需求这“两清“数据的实时化,让绥化的保就业工作有了相当准确的数据支撑。
让实时化的数据 智能化
“7月1日,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专班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专班组长董文琴首次提出需要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作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大数据核心。
7月10日,平台的架构和功能模块基本完成。
7月19日,开始对全市劳动力人口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统计。
8月末,开始对全市用人单位用人总岗位,空岗位,拟招聘人数进行调查统计。在此期间,平台的各项统计功能,包括智能匹配等功能,就已经逐渐实现了……”
该市人才服务局副局长李永刚深入参与了就业统计分析平台的开发工作。据他介绍,这个平台首要的目的就是做到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两清”,然后在“两清”的基础上,实现动态数据的实时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鲜活性。其次,是实现就业供需的平台内对接,并将智能匹配的结果,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送达双方,便于双向进行选择。再有,通过对平台内的动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各县市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进程。
“伴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我们非常期待,可以在这个数据平台上实现对宏观决策的数据支撑。通过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去寻找本地就业的内在规律和相关趋势。现在,我们正在将平台和绥化就业大集进行对接,尽快把二者整合在一起。”
让保就业的办法 系统化
年初,特别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绥化市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创新地推出了“点对点”劳务输出和“绥化就业大集”等多项举措。截至9月25日,绥化10个县(市、区)已举办了23期线上直播招聘活动,全市同步举办线下招聘会100余场次,共计有1323户(次)企业走进直播间进行线上直播招聘,累计提供岗位5664个。
“之前企业招人,在社会上打广告、去农村刷墙,效果不说,投入相当巨大。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们企业正式入职的员工有200人左右,而实际上通过这个系统所提供的简历和人员远远不只200人。这种模式非常好,对企业的帮助非常大。”黑龙江省中再生废旧家电拆解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孙影,对绥化的保就业工作力度相当肯定。
截至9月末,绥化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比省计划指标低2.13个百分点,比市自定指标低0.63个百分点。
“成立专班部署推进,分解责任压实任务,定期调度通报情况,以就业统计分析平台为数据核心,以各项创新举措为施策方法,各司其职协同发力。随着保就业工作的深入,我们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思路更清晰。从现看,效果是越来越明显。”绥化市人社局局长王安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