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30 来源: 作者:
公证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的一项基本准则,是公证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公证的公信力即公证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是公证的灵魂。当前,公证业和各行各业正进入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时代,公证行业只有适应大数据的要求,才能成为有效提高公信力,维护社会公正、诚信和预防纠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和谐和稳定继续做出贡献。因为大数据时代,数据几乎可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更加多样化。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现实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和互联网,在社会生活,通过用户使用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在网络空间进行活动和传播信息,从而组成了大数据。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和网络世界的现实化互相交织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大数据的发展。
大数据与以往的网络空间有很大不同,速度快、容量大的优势促进了大数据的发展。从这些特征来看,大数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对象,其本质是庞大的有差异的数据之间的汇总,来源广、潜在价值高、容错性强。大数据时代海量资源为公证行业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适应大数据的时代特征,探索提高公证公信力的途径,避免信任危机,公证行业的发展将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一、引入大数据,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公证公信力
近年来,当事人利用伪造证件和虚假材料申请办理公证的情况日益增多。这些假证常见的有假户口簿、假身份证、假毕业证、假离婚证、假房屋所有权证等。为此,公证机构应仿效法院建立“黑名单”,将造假当事人记录其中。公证作为预防纠纷、建立良好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任何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经过公证证明,即意味着国家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合法性,即产生法律上的证据效力。这也是某些人利用伪造证件和虚假材料办理公证的重要原因。
申请办理假公证的人有各种动机:有的是为了骗取金钱,比如借款合同公证,将虚假借款合同公证后拿着对方的钱逃逸;有的是为了骗取贷款,比如财产公证,将虚假的财产资料公证后拿到银行去贷款;有的是为了骗取财产,比如遗嘱公证,子女为争夺遗产而制造虚假遗嘱进行公证等。一旦骗取公证书的行为得逞,必将损害正当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公证机构也会坐上被告席。随着科学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假证的制作水平也是水涨船高,仅靠公证员的火眼金睛已难以分辨。为此,公证机构也应与时俱进引入大数据,如与国土、住建、房产、人口、民政、车辆、地税、银行、招投标、官方学历网等联网,堵住人工分辨的漏洞。当然也要与征信系统相连,建立黑名单,使假公证者步步受阻,也减少公证人员的压力和无效劳动,保护正当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取信于当事人,取信于社会。
二、建立健全公证法律体系和制度
提高公证公信力,应当建立完善的公证法律制度。一方面,公证工作必须遵循公证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公证行为应建立自身严格的程序规则,只有这样,公证才具有合理性,才能维护公证文书的质量和公信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公证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制度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公证事业的发展,公证工作有时缺乏法律根据,难以受到科学规范的制度制约和监督。
虽然《公证法》已经出台,但是公证领域尚未建立系统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公证公信力,应多种手段和制度并举。第一,完善公证法律制度。在遵循《公证法》的前提下,以诚信制度建设为重点内容,制定、补充和细化与之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在立法上严格公证程序,明确违反程序的责任和后果,在程序设计上完善公证的管辖范围以及公证审批和规范公证文书的内容,确保公证行为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二,制定严格的公证程序规则。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符合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章制度,更好地满足公证业务的需要,既增加了公证的科学性,也增强了公证的社会公信力。第三,建立公证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市民在申请办理国内公证,如继承、车辆出售委托、买卖合同公证等,或者申请办理涉外公证,比如亲属关系公证、婚姻状况公证、出生公证、曾用名公证、结婚证公证、户籍与住所公证、出生医学证明公证、企业营业执照公证等,凭身份证,授权公证人员即可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公证瑕疵,使虚假证明无处遁形。
三、强化公证员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提高公证公信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改善公证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公证行业的服务质量,要以过硬的公证质量和公证队伍打造公信力。
首先,加强公证质量建设和公证队伍建设,加强公证业务学习,创新公证服务水平,让公证服务的水平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公证质量和信誉的情形发生。其次,切实提高公证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作风上,建立监督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法的公证工作人员。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运用大数据方法平时记录的考勤等方面的资料,对培训、考核、奖励、惩罚机制,将指标考核量化。只有提升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公证机构及从业人员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才能赢得更高的社会公信力。
在大数据的时代,公证事务面临种种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只要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将大数据提供的海量数据运用到公证工作中,同时提高每个公证人员的素养,做到以公正之心,做公证之事,公证的社会公信力将会得以维护和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