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时间:2018-05-11 来源: 网络传播杂志 作者:

     大数据一词自2012年被引入我国,近年来持续升温,2017年更是在各大年度重要会议、事件和文件中频频“亮相”,处处“刷屏”,成为年度网信关键词。

    2017年春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就在2017年2月6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要加强规划布局,进一步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进一步促进信息惠民,进一步发挥数据大国、大市场优势,促进信息资源规模化创新应用,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开放,释放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2017年5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指出我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在局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未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问题。方案要求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2017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国务院部门内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2017年5月26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也在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要加快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7年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强调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7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以上这些涉及大数据的报告、文件和讲话贯穿全年,充分体现了这一年来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要求对其进行深度利用,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下一步,大数据应进一步从热门话题走向实际应用,落地生根,做实做强,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服务于社会民生。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开放共享至关重要,数据资源只有在交汇融合后才能产生高价值的应用。与此同时,不可忽视对数据的安全保护,除了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秘密的数据要进行严格保护外,还应特别加强对于公众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

     数据利用是目的,数据安全是前提,在这两者之间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应不断在数据利用和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此外,大数据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技术领域的创新,还应在政策制定、制度保障、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协同推进,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国家数据治理体系与能力,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有理由期待,大数据在2018年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仅仅是社会热议的话题,还将进一步成为各行各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奋斗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