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手机:创新还是噱头?

时间:2018-04-17 来源: 作者:

在资本热捧下,区块链概念公司、产品层出不穷。如今手机厂商也打算分一杯羹。近日,连续多款声称具有区块链功能的智能手机密集发布,其中不乏老牌大厂联想和长虹,它们纷纷宣称手机有区块链钱包、手机挖矿等功能。据悉,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在酝酿推出相关的产品。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区块链概念手机并未说清楚应用了何种具体的区块链技术,所谓的加密功能语焉不详,其技术在普通手机中也都有应用。而因为手机算力完全难与矿机匹敌,“手机挖矿”并不现实。

 

  区块链手机究竟是一款什么产品?它到底是创新还是炒作?

 

  “区块链手机”密集发布

 

  因“去中心化”的特色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区块链被视为一种安全性极高的创新技术。今年已陆续有三家厂商发布了区块链手机,他们分别是:糖果的区块链创世版手机、长虹的R8麒麟手机和联想的S5手机。三者对区块链的侧重各有不同,糖果手机与长虹手机宣称可以“挖矿”,联想区块链手机则主打支付安全。

 

  不过,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联想S5的销售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中午,其在天猫联想旗舰店的月销量总和为1000台左右。天猫糖果手机旗舰店显示其月销量仅121笔。

 

  京东的糖果旗舰店与京东自营店留言评价总和甚至不足500条。在天猫和京东的评价区,联想S5和糖果S11手机的留言评价均是关于手机性能和外观等,鲜有用户评价其“区块链”相关功能。

 

  有网友对长虹R8麒麟与糖果S11从配置、性能等方面做出测评,称其与千元机的配置相比并无特别的高明之处,但加入了区块链元素后,一个品牌并不为大众熟知的手机便能标价到近3000元。

 

  打标签更像蹭热点

 

  尽管这些手机厂商争相给自己打上“区块链”的标签,但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蹭热点”。

 

  “我认为,所谓的区块链手机纯粹是噱头。”知名科技自媒体人俞磊表示,他已拿到了两款区块链手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配置比较低,放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可能连水花都看不到”。

 

  即便是在区块链技术上,这两款手机也乏善可陈。“倒是可以‘挖矿’,可挖出来的数字币除了能在商城里买点壁纸,几乎没有其他用处。技术上没有创新,应用上也未见得如何出色。如果这就叫区块链手机的话,那就把区块链看得太肤浅了。”俞磊说。

 

  当前,区块链“挖矿”主要集中在PC端和服务器端。业内人士指出,挖矿是区块链共识机制的一种做法。就算真的用手机挖矿,这种方式也没法与矿机挖矿的算力相比。单台ASIC矿机的算力可能是上亿台手机算力的总和。

 

  能源区块链实验室首席战略官曹寅称,区块链被广泛看好的作用就是隐私数据的安全保护、价值传输、可溯源等,但目前大多数应用区块链的硬件设备完全不需要这些功能。在他看来,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支付安全的说法,通过宣传语也很难看出门道。此外,他认为区块链重在多方参与,也即开源,不开源的区块链没有意义。

 

  有区块链技术公司负责人表示,区块链的价值在于解决了安全、可溯源以及分布式存储等问题,“没有链,谈不上是区块链手机。”

 

  也有人认为,区块链手机瞄准的是加密货币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要将区块链应用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的确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媒介。但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上的创新还存在门槛。

 

  区块链与手机结合难在哪

 

  在曹寅看来,目前的区块链与手机等硬件结合存在技术性问题。首先便是手机等硬件难以支撑区块链网络的运行。举例来说,当手机网络掉线的时候,就会产生“孤块”(孤立的区块),这不仅是区块链的问题,还有通信网络的问题。“一旦掉线,就会出现传输断点,手机一个小时连不上网,那这一个小时里区块链网络发生的交易就很容易被篡改。”

 

  但是区块链应用于手机等智能硬件等领域并非不可行。“如果明确了如何将区块链集成到硬件上,有多少节点,用了什么样的共识机制和加密手段,这会让大众更信服。”曹寅说。  业内分析,智能手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遇到一个瓶颈,一些非头部的传统厂商,已经没有新的增长和创新点了。区块链手机的推出时间,正值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下滑之际。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新产品创新不足等因素延长了市场换机周期,这是导致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大厂选择出海、市场下沉等手段维持自身利润,而规模较小的厂商只能依靠蹭热点来吸引眼球。

 

  智能手机融合新技术本是一件好事,但需要的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追求形式。无论是人工智能、5G,还是区块链技术,只有在使用场景、基础技术上取得突破,从而赋能智能手机,才能实现“1+1>2”的效果。